出处:中山一院临床药学
应注意的问题
1、抗病毒时机:
在皮疹形成后72 h内应用抗病毒药物是最佳时期,若皮疹发生在头部,或皮损较重的患者,在1周以内应用同样有效,可见早期抗病毒治疗十分重要。
2、药物种类选择:
更昔洛韦主要针对巨细胞病毒感染,且常发生免疫抑制、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不适合用于已有免疫功能低下的带状疱疹患者。磷甲酸钠也常被用于带状疱疹的治疗,该药主要针对耐药的疱疹病毒。而阿昔洛韦、泛昔洛韦和伐昔洛韦已被是多个指南推荐为治疗带状疱疹重要的抗病毒药物。
3、给药途径选择
临床上最常见到阿昔洛韦静脉给药,静脉给药速度过快、血药浓度短时间较高,给肾脏带来较大的负担,甚至有诱发肾衰的危险。同时静脉输注阿昔洛韦其血药浓度并不比口服泛昔洛韦高。泛昔洛韦口服吸收较好,有效好的治疗效果。
4、疗程
通常抗病毒治疗的疗程为7~10 d,或皮损结痂即可,可以认为皮损结痂意味着病毒在皮肤中停止复制。
5、控制疼痛
带状疱疹的疼痛多源于中枢或周围的神经兴奋性增强,在带状疱疹皮疹发生的急性期,特别是疼痛表现较为明显的患者较早地应用抑制中枢神经兴奋性药物如多塞平、阿米替林,或抑制中枢神经兴奋性的镇静或抗癫痫药物(如加巴喷丁、普瑞巴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
6、神经营养药缺乏有效证据
临床上选择一些免疫调节剂如干扰素、转移因子、胸腺肽、卡介苗多糖核酸等治疗,期望能提高患者的抵抗力,这缺乏临床有效证据。
7、维生素B1、维生素B12缺乏有效证据
带状疱疹神经痛发生多为功能性的神经电生理变化,没有必要常规使用维生素神经营养剂,也缺乏临床证据支持。
8、接种水痘-带状疱疹疫苗
可以通过接种水痘-带状疱疹疫苗大大减少带状疱疹的感染机会。